|
![]() |
3、 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在内容上要选择符合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来源于幼儿生活经验的主题,在形式上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让绘画活动充满生机和趣味,在物质媒介上,应尽量丰富多采,使幼儿产生新颖的构思、丰富的联想。这样,幼儿就会在对工具和材料的操作过程中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更加积极、愉快地从事艺术活动。
(三)发展原则
发展原则是指教师在进行绘画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长远可持续的发展,尊重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各自的能力水平,确定每个幼儿每一方面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尽量满足每个幼儿的成长需要。作为教师不能单纯为了追求幼儿绘画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进行活动的过程和体验;不能用单一的要求与评价模式要求所有的幼儿,而应让每个幼儿在原先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时刻谨记对幼儿进行绘画教育活动并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美术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幼儿艺术修养的提高,是幼儿人格的完善和和谐发展。发展原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幼儿发展及可接受的程度,寻找那些最接近幼儿、最使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由简到繁地向他们提出合适的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幼儿的智力和技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四)创造原则
创造原则是指教师在进行绘画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
1、要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起幼儿创造的意识和动机;
2、要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对内在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3、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要认识到技能与创造力的发展不矛盾,技能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技术基础和手段,只要不为技术而技术,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那么在关注幼儿情感体验与态度倾向、强调幼儿的创造意识与能力的同时,适时适当地帮助幼儿提高艺术表现的技能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4、要正确认识和使用示范和范例。
(五)实践原则
实践原则是指教师在进行绘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美术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兴趣,这是由幼儿的思维和认知特点决定的。贯彻实践原则要注意以下两点:
1、引导幼儿运动多种感官通道进行绘画活动;
2、注意避免单纯的技能技巧和单纯的思想内容说教两种极端倾向。
四、正确指导学前儿童绘画
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绘画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情感和体验,发展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美术鉴赏力。《幼儿园工作规程》对美术教育也明确提出:“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幼儿美术绘画教学的重点应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因此,通过绘画指导幼儿如何思考远比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那么,如何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落实绘画教育呢?在实践教育工作中,我进行了些尝试。
(一)亲近生活,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幼儿绘画的情趣。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创造活动。”一切的创造都源于生活,新《纲要》也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从而萌发创作欲望。
1、选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
在选择小年龄段绘画活动教材时,我根据该段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其生活经验,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中挖掘好的题材,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如幼儿喜欢小动物,我就设计“可爱的小兔”、“小花猫玩球”等绘画内容,还可选择他们熟悉的玩具、物品为题材,如“会变魔术的纽扣”等。除教师预设外,可在幼儿的兴趣点上,让幼儿生成自己想创作的东西,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引导幼儿感受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
(1)、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大自然的色彩、世界万物的形态,运用各种感官去了解周围的一切,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还可到生活中观察建筑、环境设计等。运用照相机拍摄各种图片、对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各镜头进行定格引导幼儿去发现,培养生活情趣,提高审美修养,让幼儿在生活游戏中随时随地观察美、欣赏美,还能随意及时地表现美、创造美。如我组织的综合活动“螃蟹”,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创作,事先让幼儿收集各种图片,通过饲养观察实物,听自创音乐《螃蟹》,做手指游戏,渗透看、听、说、做多种感官,让幼儿在功夫外创作。
(2)、引导幼儿欣赏一些经典名画。因为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包括了题材内容的创新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在美术角放上凡高的《向日葵》,希菲乐德的名著《鲜艳的水果》,感受其色彩的鲜艳,认识颜色的种类。另外通过观察大师的杰作,使幼儿感受美,从而大胆想象创作。也可将教师创作的作品、优秀儿童作品张贴在小画廊里,用渗透式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大师的作品。
(二)、引导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绘画活动。
1、用新颖的组织方式,激发幼儿绘画创造的欲望。
(1)、用添加法发展绘画创造性思维
例一:圆形,可以启发、引导不同年龄的幼儿用添画的方法画出气球、苹果、车轮、太阳、笑眯眯的脸、救生圈、表、皮球、盘子、猫、兔子等物体。到了中、大班还可以进行圆的畅想。我不仅要求幼儿现出来,还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从不同的角度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
例二:教师只提供基本部分示范,让幼儿发挥想象,添枝加叶。如教师示范一只小兔,小班时让幼儿联想小草及绿色的草地,中大班联想到两只、三只,联想至萝卜、白菜、田野、森林,乌龟、小鸟等,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跃然纸上。
(2)、情景再现,帮助理解主题,大胆创作。
教师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再现情景,进行情绪的渲染,有助于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创作,充分想象。如初次学习画人—可爱的海腾,教师:海腾去广州已有半个月了,我很想他,你们呢?幼:想,我都想死他了。教师:那我们来画下笑眯眯的他留作纪念,好吗?幼:好。教师:怎么画呢?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边用手摸身体的各部分边感知如何用美术语言表达人物。在水泥地上,可爱的海腾形态万种:有大头小身卡通式的、有坐在地上的、有两脚*开手长在头上的、有单脚侧身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子琪的画,他的表达是又高又大的是嘉嘉,小一点的是海腾,最小的是我,他是那么形象地再现了他们三的关系和他们的身高比较。
[上一篇:“绿动中国―少儿美术大赛”在京颁奖
] |
||||
|
||||
[下一篇:儿童美术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 ] |
栏目动态
艺术
设计
学习
美考
博客
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