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对展览“3+1各自表述”的看法与观点(6)-艺术家观点-美术园
注册 | 登录 | 地图 | 热门标签 | RSS

加载中

美术园首页

批评家对展览“3+1各自表述”的看法与观点(6)

本站:(美术园)美术网 时间:2010-07-20 07:35 |挑错|美术论坛
加载中


  吴味:意义的迷失,我是关注意义的,关注人类意义的,完全是没有意义的东西,都在不断地被商家炒作,甚至是很可厌的作品,我对他们实在是不看好。

  记者:非常感谢您!

  陈默:一个没有问题的社会就是不正常的社会

  记者: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您对《3+1各自叙述》的展览印象怎样呢?

  陈默:这个印象是这样的,他们各自的差异性很大,实验性很强,力度也不错。特别是这个展览,就像朱青生刚才开幕式上说的,北大是一个很保守的地方,能在这个保守的地方看到一个很开放的、很实验性的展览,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几件作品,你看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占用了不同的空间,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呈现,我觉得整体效果很有意思,特别是作品是镶入式或者是嵌入式的,把博物馆原来的东西保留,并没有把东西撤掉,然后这些东西加进去,加进去以后就和原来陈列的东西,以一个新的实验性的作品,在一个传统气场更浓的空间里发生一种碰撞,这种碰撞挺怪异的,也可能有点儿像古今对话一样。

  记者:你对这四位艺术家有一些什么样的了解?

  陈默:对奚建军不是太了解,我是这两天才知道他的一些情况的。金锋很了解,金锋做过《孔子哭了》、《秦桧站起来》等一系列的作品,影响很大;原弓2007年在西藏做了一系列活动,后来5·12地震,又针对地震做了影像、装置等等一系列作品;左小,应该是一个跳跃性的人物,既是音乐人,同时又是1994年著名的《为无名山增高一米》行为作品的参与人之一,这是令很多人想象不到的,他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全力以赴做行为艺术或者就是做视觉艺术的人,他更大的一个部分是做当代音乐的,这个人在他们这里面晃动性最强,不可捉摸性也很强。

  记者:在这四件艺术作品中,您对哪件印象比较深刻,能不能简单评价一下?

  陈默:《忏悔书》,刚才他们已经有平面媒体记者问到了,问我对哪件作品感兴趣,我觉得那件作品争议性比较大一些。他说:“怎么会有争议性?”我说:“那个作品如果用传统的一个词叫‘反动’的话,那个是最‘反动’的。”因为它揭示了这个民族这几十年来由政府、政党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党和民族之间关系的疏离、失信,政府对老百姓的失信,老百姓对政府的失望,包括道德水准急剧下滑,你要知道人们都说没有什么可以相信的,从政府到商贩,到你买的菜,喝的水,吃的饭,甚至人都是假的,没有什么真的东西了。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什么?“检讨”。检讨实际上是这个社会万象的一个浓缩,政府对政府,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可以检讨,下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可以检讨,政府对老百姓可以检讨,老百姓对政府检讨,老百姓对老百姓检讨,就是两个字“忽悠”,就是“欺诈”,就是“不诚信”,不诚信才有检讨,为什么要强调“检讨”?这是中国这六十年来非常精彩的一个产品,这个产品跨出这个国家到别的国家都不成立。所以我看到在场的,就是年轻人看到那个《忏悔书》的时候,印象不会太深,最多会想我今天迟到了,跟老师做一个检讨,只是局部的。但是中老年人看到那个检讨是会心的,甚至是内心很苦闷的一笑,这种笑里边蕴藏了很深的一种社会逻辑,一种沉淀在里面,甚至可以唤起“文革”的记忆,过去阶级斗争的记忆等等。

  记者:除了《忏悔书》,您能对其它三件作品做简单的评价吗?

  陈默:另外作品很有意思的,就是原弓的作品,这个类似于四合院,但又不是四合院,应该是仿古建筑,是旧建筑,还是新建筑,我不太清楚,如果是一个旧建筑就更有意思了。这个建筑,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基本说是四面封闭的,它应该是一个传统文化,在封闭的空间里出现了这种劳动工具,镢头、铲子这些工具,这些工具有象征意义,既反映出一种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产和劳动工具有关,劳动必须有工具,有这么一种关系,更多地还有一种包括镐,我们可以想到一种政府党徽,党徽是一个镰刀和锤子的标志,过去在延安南泥湾的时候,有很多革命歌曲,红歌,歌颂的也是镰刀、锄头、老镢头,就是靠这个东西我们推翻了地主老财、旧社会,建设了新中国,这个里面含有斗争的因素,阶级的因素,不仅仅是劳动,而且在这么一个现场,同时又有镜面方式进行反射,用镜面反射和自然看到的情况是一种反向,是一个镜像,镜像和真相之间形成了一种对应,这个视觉是很怪异的,还有重复,这个镜子的重复,甚至还有扭曲,这个图像里面就带来了很多不可知或者是一种变异的东西在里面。这种变异的东西,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说这就是劳动工具挂在那儿,为什么要挂劳动工具,劳动工具在中国是有象征意义的,对我们的政党,对我们的政府而言,对国家而言是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的。中国强调的是工农,我们的红军叫工农红军,不是人民红军,是工农红军,就是工人、农民。所以这里面有政治性的寓意在里面,表面上看又是看起来挺花里胡哨的,包括《忏悔书》都没有什么很直观的批判意义,其实隐含着间接的东西在里面,批判意义是很强的。如果说这四件作品里面的社会批判性,一个是原弓的作品,一个是金锋的作品,他的社会批判意义很重的,就看你观众会不会看,会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个《忏悔书》就仅仅一个检讨书吗?为什么要写检讨书?为什么要强调检讨书?而且是从百度里面搜出来的,换句话说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民众,已经和这个检讨有着不可分离的一种东西在里面了,或者有点儿像药品、毒品依赖一样,没有检讨就不行,检讨的实质又是欺诈、欺骗,不诚信才有检讨。

  记者:您似乎非常关注有社会批判意义的作品?

  陈默:不全是。

  记者:您对艺术家关注社会现实题材的创作思路有什么看法?

  陈默:艺术家关注社会,有两种作品:一种就是比较直观的,谁都能看懂的,都能看明白还说什么;一种是比较婉转的,我说的这两件都是比较婉转的,基本上是表面看不出来的,只有把表面的一层再揭开,可能揭开几层才能看到真实用意,这样的作品就比较智慧。比如政府要审查,这样的作品是可以通过的,没有任何与政府对抗,不和谐的东西。如果你是血淋淋的,比如说直接拿一些政府性的符号,政党的符号,甚至一些伟人的肖像在上面涂抹,肯定马上就封杀的,这个展览不能展,那样的东西,我们说也有批判性,但是那种批判性相对要弱得多,简单了。

  记者:您对另外两件作品做一下简单的评价。
加载中
[上一篇:吴冠中:画家忘了艺术是什么

!▲▲本文被收藏:加载中~ 次▲|我来说两句 |挑错|返回顶部 | 搜索

本文批评家对展览“3+1各自表述”的看法与观点(6)的标签:
[下一篇:鸥洋意象油画学术展研讨会
艺术家观点-相关图文
加载中

栏目动态

艺术

设计

学习

美考

博客

BBS

加载中

美术网 | 美术高考网 | 美术图库 | 画室大全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 |百度map | 投稿 admin#meishuyuan.com QQ:28792267
美术园美术网是为美术爱好者了解学习美术知识所创建的一个美术学习交流网站,含有美术新闻最新画展美术博客美术学习美术论坛、等特色内容。

美术园:美术爱好者交流社区!MeiShu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