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美术教学案例与反思吗-美术心得-美术园
注册 | 登录 | 地图 | 热门标签 | RSS

加载中

美术园首页

[教学]有美术教学案例与反思吗

本站:(美术园)美术网 时间:2012-04-14 20:31 |挑错|美术论坛
加载中

丫丫网 > 育儿论坛 > 旧版帖子

[教学]有美术教学案例与反思吗

笑笑先生 在 2004-03-31 10:02 发表

在线的有小学美术教师吗?
你们有写美术教学案例和反思的要求吗?
能提供我一些参考吗?
谢谢!

haitaom 在 2004-03-31 11:00 发表

中学美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教学案例
上海市黄浦区浦光中学 程 璐


《中国民间美术》教学案例
上海市浦光中学 程 璐

一、背景
美术又称视觉艺术,美术欣赏的过程离不开视觉的参与,用一般性的语言转译美术作品的信息,是难以具体而详尽表达人对作品的感觉的,可见传统的美术教学授课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因此,如果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全面、形象、直观地呈现信息,就可以优化美术欣赏教学过程,训练学生看美术作品的能力,指导欣赏者直接与美术作品的交流,这也是本案例探究的主要目标。

二、过程
1、探究项目
本教案的探究项目是《中国民间美术》
选择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中国民间美术在生活中以各种形式出现,学生也很喜欢,尤其是APEC会议中领导人穿着的唐装,更具民间特色。学生通过发生在身边的事更能体会中国民间美术在生活舞台上的艺术魅力。

2、实施过程
(1).设疑
在课前老师根据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关键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什么是中国民间美术(寻找身边的实例)?中国民间美术的特征是什么?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用性体现在哪里?中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有哪些?中国民间美术的寓意有哪些?这些问题通过网络发给学生思考。
(2).搜索
学生为了分析、思考这些问题,要收集有关书面材料进行社会调查,教师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和主题网站(中国民间美术),并指导学生通过校园网查阅相关内容,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讨论
在课堂上,学生们带来了中国结、玩具布老虎、年画、绣球、泥娃、风筝等中国民间工艺品(说明课前同学们非常积极地浏览教师制作的中国民间美术的主题网站和相关的英特网资源,对民间美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种形式比以前用图片、录象等方式展示更有直观性、参与性,信息量更广了,学生也更有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可以直接与美术作品进行交流、讨论,还有的同学组成了小组,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把本组预习后的体会,制作成网页在网络上和同学们共享,并提出了更深一层的问题在网络上交流,如:这么多的中国民间美术品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中国民间美术和其他美术作品有什么不同?中国民间美术能否溶入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马上得到了同学们的反馈,在BBS上同学们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网络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审美意识,说明学生能主动地去研究有关中国民间美术的知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的运用知识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一民间美术。
(4).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发言,如有的同学带来的不是民间美术品时,要让他再一次通过网络资源的可视性,让他马上上网查询;又如有个同学带来了玩具布老虎,她只认为这件玩具很好看、很好玩,但对布老虎这一民间工艺品所代表的寓意并不清楚,教师这时就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百事大吉”(图案:百合花,柿子,大桔子;寓大吉大利,事事如意)、“龙凤呈祥” (图案:龙凤呈祥;象征高贵、华丽、祥瑞、喜庆),又如用谐音的鱼来表示对生殖繁盛和生活富裕的祝福;用具有象征意义的牡丹来祈求富贵平安;用莲蓬来寄托多子的愿望;用蝙蝠、鹿、鹤来表示福、禄、寿。中国民间美术可以说是中国民俗文化最形象、最生动的一种载体,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而且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拉近了欣赏者与美术作品的距离,使学生在这种情境的感发下获得思想的启迪,感悟到一件小小的民间美术品意义是那么深远。
(5).应用
为了使学生对问题有再探讨的机会,促使他们联系实际进一步思考。布置:
课堂讨论题:逢年过节你会挑选哪一件中国民间美术作品送给你的亲友,谈谈你的理由?要求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学习的BBS讨论区上发表,没过几分钟,学生送出的礼物纷纷在讨论区上发表了,教师适时选取部分学生的文章进行交流和点评。
课后讨论题:APEC会议中领导人穿着的唐装是最富有中国情调的服装,图案的设计来源于民间美术“团花”的启发,纽扣的设计来源于民间的“结节”艺术,但在设计中还借鉴了西服的做法,显得古朴风韵、洒脱自如;在申奥宣传片中,导演把音乐、舞蹈、建筑、服装等中西方文化特征有意识地糅合了起来,使整个申奥宣传片具有极高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请结合以上事例,谈谈中国民间美术如何能更好地溶入现代社会,并在世界舞台上传承她的艺术魅力?通过BBS在校园网上发表。(一周后,校园网上纷纷有了同学们发表的文章,有的同学建议开办一个中国民间美术的网站,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这一民间艺术,还有的同学建议在世界各地开办连锁民间工艺品店,来传承我国这一民间艺术等等,教师从每篇文章中都能感触到一个莘莘学子的爱国之心,为能传承这一民间艺术,大家出谋划策,看了很感动,达到了教学目的。

3、教学效果
本教案的实施,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记的灌输式教学。
首先,学生对单元计划的概念并不清楚,教师通过计算机在单元中的作用,通过校园网,事先布置了单元计划,网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丰富了知识面,开拓了视野,节省了时间。
其次,教师由以前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和鼓励者。教师积极溶入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调查活动中,关心活力的过程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比以前更有积极性,教学效果满意,学生有些想法、见解很有创意,有利于对学生分析、探索、理解能力的培养。
第三,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直接与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第四,课后在BBS上的讨论如何把传统艺术与现代社会的融合的问题上,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中国民间美术如何被当今青少年接受甚至传承更具深远意义。计算机提供了人机交互、相互讨论的平台。
4、 需探索的问题
(1).学生收集的图片有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制作的网页不够精美。
(2).因学生上网条件、搜索快慢等存在个人差异,个别同学在BBS讨论过程中交流较困难。

——————————————教学反思叙事:

网络拉近了与艺术品直接对话的距离
——谈中国民间美术的课程设计
上海市浦光中学 程璐

作为一个民族的存在,必须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民俗的传承还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人留传下来的那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宝库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文字、艺术、建筑和工艺美术等等,它们无不蕴藏着美。它健康地发展和延伸着的民族精华,也总是以它与时代相适应的面目存在于社会中,为人类的进步服务。
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它的魅力在于它最富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乡土味”是中国民间美术最鲜明的艺术特征。这“乡土味”可以概括为“真”与“拙”两个字,民间美术的“真”是一种通过运用“视觉思维”来对客观事物作真实的表现,它突出表现了对象的鲜活的生命征象而不是外表形象;“稚拙美”,民间美术的稚拙美来源于原始艺术,最能体现出人类童年天真憨稚的美感。中国地大物博,民间美术品种也多如繁星,美不胜收。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在这堂课中让同学们感受到郭沫若先生所说的:“美在民间用不朽”呢?唯一的途径是让同学们睁大眼睛“看”——中国民间美术品。
美术又称视觉艺术,民间美术欣赏的过程离不开视觉的参与,用一般性的语言转译民间美术作品的信息,是难以具体而详尽地表达人对作品的感觉的。可见如果在这堂美术欣赏课中,以传统的授课式模式来进行教学的话,那是很难让同学们感受到民间美术的“乡土味”也是一种美的。因此,如果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全面形象、直观地呈现信息,就可以优化这堂欣赏课的教学过程,训练学生看民间美术作品的能力,指导同学直接于民间美术作品的交流。为此,我大胆进行了以下的尝试:将信息科技与美术欣赏课程整合。
一、 信息科技与这堂课怎样整合
开始时,我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制作中国民间美术主题网站。因为每个学生的艺术趣味是千差万别的,对民间美术品依自己的爱好而行,大多数同学只对民间美术品中的“中国结”感兴趣,而对其它民间美术品如“皮影”等一无所知,如让学生平时收集民间美术品,这种形式固然好,但耗时又耗资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借助于网络资源的丰富海量,教师利用提前搜索、下载的相关主题资料,制作了中国民间美术主题网站(主页中包括了中国美术工艺品的鉴赏,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中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寓意,BBS论坛,E-mail),挂在校园网供学生选择学习。每个学生参考教师的要求,根据自己对民间美术的水平制定符合自己水平的学习目标,这样的形式打破了传统以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分类,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组织自己的学习序列。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学习的促进者和参与者,主题网站的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效果打开了美的大门,是沟通民间艺术品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桥梁。正如有关专家说:“信息量越大,文化素养越高,思想便越开朗,创造力就越强,创新的想象、巧妙的构思、飞动的灵感是很难光顾一个知识贫乏、眼界狭隘、情趣枯燥的人的。”
二、 整合过程中合理的教学模式
合理的教学模式需要相应的教学设计的支持。在本节美术欣赏课中,认真学习并整合相关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中:
1、问题设计
以前美术欣赏课只要求教师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只要求学生掌握课堂传授的知识,留给教师和学生发挥空间较小,如能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把主题延伸到课堂之外,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去学习体会,激发他们对民间艺术品的兴趣,那么基本问题的设计和单元问题的设计很重要。本课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答案非唯一性,甚至是不确定的,老师只是通过主题网站提供学生广泛的背景素材和知识,提供解决问题种种途径的可能性,这样做是为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如:什么是中国民间美术(寻找身边的实例)?中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怎样?中国民间美术品有什么寓意?(这些问题通过网络发给学生思考)
2、搜索
其实教师在设计这些问题目的不在于得到何种既定答案,学生为了分析、思考这些问题要收集有关书面材料,进行社会调查,教师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和主题网站,教师鼓励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可能一百个学生会有一百种发现,有的对有的错,有的有道理有的无道理,但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如果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善于探索的习惯,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态度将使他终身受益。
3、讨论:
在课堂上,学生们带来了中国结、玩具布老虎、年画、绣球、泥娃、风筝等中国民间工艺品(说明课前同学们非常积极地浏览教师制作的中国民间美术的主题网站和相关的英特网资源,对民间美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种形式比以前用图片、录象等方式展示更有直观性、参与性,信息量更广了,学生也更有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可以直接与美术作品进行交流、讨论;还有的同学组成了小组,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把本组预习后的体会,制作成网页在网络上和同学们共享,并提出了更深一层的问题在网络上交流,如:这么多的中国民间美术品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和其他美术作品有什么不同?中国民间美术能否溶入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马上得到了同学们的反馈,在BBS上同学们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网络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例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审美意识,说明学生能主动地去研究有关中国民间美术的知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的运用知识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一民间美术。
4、 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发言,如有的同学带来的不是民间美术品时,要让他再一次通过网络资源的可视性,让他马上上网查询;又如有个同学带来了玩具布老虎,她只认为这件玩具很好看、很好玩,但对布老虎这一民间工艺品所代表的寓意并不清楚,教师这时就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百事大吉”(图案:百合花,柿子,大桔子;寓大吉大利,事事如意)、“龙凤呈祥” (图案:龙凤呈祥;象征高贵、华丽、祥瑞、喜庆),又如用谐音的鱼来表示对生殖繁盛和生活富裕的祝福;用具有象征意义的牡丹来祈求富贵平安;用莲蓬来寄托多子的愿望;用蝙蝠、鹿、鹤来表示福、禄、寿;由此让她领悟到布玩具《虎》是以大胆夸张的造型、憨态可掬的神态,明亮鲜艳的色彩表达了作者的童心和奋 发向上的精神,虎在这里成了一种象征符号。中国民间美术可以说是中国民俗文化最形象、最生动的一种载体,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而且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拉近了欣赏者与美术作品的距离,使学生在这种情境的感发下获得思想的启迪,感悟到一件小小的民间美术品意义是那么深远。
5、应用:
为了使学生对问题有再探讨的机会,促使他们联系实际进一步思考。布置:
课堂讨论题:逢年过节你会挑选哪一件中国民间美术作品送给你的亲友,谈谈你的理由?要求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学习的BBS讨论区上发表,没过几分钟,学生送出的礼物纷纷在讨论区上发表了,教师适时选取部分学生的文章进行交流和点评。课后讨论题:APEC会议中领导人穿着的唐装是最富有中国情调的服装,图案的设计来源于民间美术“团花”的启发,纽扣的设计来源于民间的“结节”艺术,但在设计中还借鉴了西服的做法,显得古朴风韵、洒脱自如;在申奥宣传片中,导演把音乐、舞蹈、建筑、服装等中西方文化特征有意识地糅合了起来,使整个申奥宣传片具有极高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请结合以上事例,谈谈中国民间美术如何能更好地溶入现代社会,并在世界舞台上传承她的艺术魅力?通过BBS在校园网上发表。(一周后,校园网上纷纷有了同学们发表的文章,有的同学建议开办一个中国民间美术的网站,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这一民间艺术,还有的同学建议在世界各地开办连锁民间工艺品店,来传承我国这一民间艺术等等,教师从每篇文章中都能感触到一个莘莘学子的爱国之心,为能传承这一民间艺术,大家出谋划策,看了很感动,达到了教学目的。
6、教学体会:
本课的实施,避免以往教师讲、学生记的灌输式教学,学生没有体会。首先,学生对单元计划的概念并不清楚,教师通过网络在单元中的作用,通过校园网,事先布置了单元计划,网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丰富了知识面,开拓了视野,节省了时间。其次,教师由以前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和鼓励者。教师积极溶入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调查活动中,关心活力的过程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比以前更有积极性,教学效果满意,学生有些想法、见解很有创意,有利于对学生分析、探索、理解能力的培养。第三,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直接与美术作品进行交流。第四,课后在BBS上的讨论如何把传统艺术与现代社会的融合的问题上,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中国民间美术如何被当今青少年接受甚至传承更具深远意义。计算机提供了人机交互、相互讨论的平台。
总之,在“教育以人为本,知识实践创新”的宗旨下,尊重学生从尊重他们的想法和作品开始,利用现代网络在教学上的优势,大胆的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造思维与个性长足进步,让美术教育成为沟通艺术作品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桥梁,促使学生美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加载中
[上一篇:美术教学大有可为

!▲▲本文被收藏:加载中~ 次▲|我来说两句 |挑错|返回顶部 | 搜索

本文[教学]有美术教学案例与反思吗的标签: 美术(1007)教学(193)反思(9)教学案(2)
[下一篇: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反思
美术心得-相关图文
加载中

栏目动态

艺术

设计

学习

美考

博客

BBS

加载中

美术网 | 美术高考网 | 美术图库 | 画室大全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 |百度map | 投稿 admin#meishuyuan.com QQ:28792267
美术园美术网是为美术爱好者了解学习美术知识所创建的一个美术学习交流网站,含有美术新闻最新画展美术博客美术学习美术论坛、等特色内容。

美术园:美术爱好者交流社区!MeiShu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