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印象主义: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国外艺术家-美术园
注册 | 登录 | 地图 | 热门标签 | RSS

加载中

美术园首页

后印象主义: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

本站:(美术园)美术网 时间:2012-02-15 16:28 |挑错|美术论坛
加载中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简介:

      荷兰画家。主要活跃于法国,继印象主义之后在画坛上产生重要影响的革新者,与高更、塞尚齐名,通常被人们称作后印象主义。凡·高生于荷兰的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欧韦自杀身死。他于16岁完成学业后开始经商,在古皮尔艺术公司当职员,先后在该公司的海牙、布鲁塞尔、伦敦的分店和巴黎的总公司工作。后因失恋和热衷于宗教,抛弃经商,1878年进入布鲁塞尔的一个新教教会学校的短期培训班,以后在矿区传教。由于口才不好和工作过于认真,被教会解雇。继而在其兄弟泰奥的帮助下,开始学画,曾得到他的表姐夫莫夫的指点。早期画风写实,受荷兰传统绘画与法国现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来到巴黎,结识图卢兹-劳特累克,贝尔纳、西涅克、高更和其他印象主义画家,并接触到日本的浮世绘作品。视野大为开阔,色调也变得明亮起来。1887年,凡·高两次在劳式阶级的咖啡馆和饭馆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的生活,向往阳光更为明亮灿烂、色彩更加强烈瑰丽的法国南部。这时,他对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的画风也有所怀疑。自1888年春至1889年夏,他住在阿尔勒。在阿尔勒,他写道:“我发现,在巴黎学到的东西正在消失。我正在返回到我在农村时和接触印象主义以前的思想,倘若印象主义批评我的画风,我不会感到惊奇,因为我从行拉克洛瓦的思想中行益的超过了他们。为了更真实地表达我见到的东西,我更自由地运用色彩使其更具表现力”;“今天我们要求的,是一种在色彩上特别有生气、特别强烈和紧张的艺术”。他还以肖像为例,说明画家在忠实于对象的同时,要用夸张的手法,更有力地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凡·高谋略关阿尔勒组织一个与其他画家合作的社团。1888年10月,高更应邀来阿尔勒与凡·高同住,可是,由于性格不和与艺术追求不同,他们之间很快出现矛盾,甚至相互不能容忍,合作不欢而散。同年12月,凡·高因精神失常,割下自己的一只神病院休养。1890年5月出院,途经巴黎,稍休息后,迁居瓦兹河畔欧韦。7月27日,开枪自杀,29日清晨离世。

      凡·高早期接触社会下层,对劳动阶层的生活有所体验,曾经想当农村画家,表现家民和城市的生活。1885年,他创作《食土豆者》,是以贫苦的农民生活为题材的,为作此画,他绘制了约50幅农民头像。他在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影响下创作的风景画如《塞纳河滨》、《带烟斗的人》等,是转折时期的作品。凡·高创作的成熟期限是1888年到阿尔勒以后,他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版画的启发,大胆地探索、自由地反悔内心感情的风格,追求线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追求画面的平面感、装饰性和寓意性。阿尔勒时期的名作有《向日葵》、《邮递员鲁兰》、《椅子和烟斗》〈咖啡馆夜市〉等。

      凡·高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真正承认。1888年,由于泰奥的帮助,他的3幅油画和数幅素描,才得以在独立沙龙展出。1890年,他在布鲁塞尔20人展览会上的一幅作品〈红色的葡萄园〉被人收购,这是他在世时惟一售出的作品。凡·高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难以为世人接受。但是,他对西方20世纪的艺术具有浣的影响力。充分认识作者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自由地反悔内心的感情,意识和把握形式相对的独立价值,在油画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的因素——这是凡·高的艺术对后人的启示。法国的野兽主义、行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派,都曾经受益于凡·高的艺术。

      他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他自己的理性。

      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

      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

      凡高是一位最令人怀念和感动的画家,他的悲剧性的生涯,造就他那与众不同的传奇色彩。1972年荷兰政府建立了凡高美术馆,更是这位一生穷困悲惨艺术家的无上荣耀,而他的画也同他多姿多彩的生涯一样,引起人们的兴趣和热爱,获得崇高的评价。他的画,的确耐人心赏,也让人感动,带给我们感受到仿如亲眼看到一个新鲜而更美丽更有意义的世界,几乎重现凡高生前所到之处及所见景物,让我们从中体味和认识这位19世纪产生的伟大悲剧人物的艺术心灵。

《自画像》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 1853.3.30-1890.7.29)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凡·高生性善良,同情穷人,早年为了“抚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费到一个矿区里去当过教士,跟矿工一样吃最差的伙食,一起睡在地板上。矿坑爆炸时,他曾冒死救出一个重伤的矿工。他的这种过分认真的牺牲精神引起了教会的不安,终于把他撤了职。

  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1880年以后,他到处求学,向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求教,向荷兰风景画家安东·莫夫学习,但最后还是决定自学。他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按自己的认识表现世界,并从普通劳动者身上发现了艺术的源泉。在1886年以前,他的作品赏处于探索的时期,代表作有《吃土豆的人》、《纺织工》等。

《吃土豆的人》

[1]    

加载中
[上一篇:新艺术运动的主要画家:居斯塔夫·克里木特(Gustav Nimt,

!▲▲本文被收藏:加载中~ 次▲|我来说两句 |挑错|返回顶部 | 搜索

本文后印象主义: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的标签:
[下一篇:当代油画作品欣赏
国外艺术家-相关图文
加载中

栏目动态

艺术

设计

学习

美考

博客

BBS

加载中

美术网 | 美术高考网 | 美术图库 | 画室大全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 |百度map | 投稿 admin#meishuyuan.com QQ:28792267
美术园美术网是为美术爱好者了解学习美术知识所创建的一个美术学习交流网站,含有美术新闻最新画展美术博客美术学习美术论坛、等特色内容。

美术园:美术爱好者交流社区!MeiShu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