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笔墨等于零":与鲁迅"汉语拉丁化"接近(2)-艺术家观点-美术园
注册 | 登录 | 地图 | 热门标签 | RSS

加载中

美术园首页

吴冠中"笔墨等于零":与鲁迅"汉语拉丁化"接近(2)

本站:(美术园)美术网 时间:2010-07-18 17:35 |挑错|美术论坛
加载中

吴冠中似乎是先锋派,但其实也有古中国读书人的脾气。他的表达方式很有意思,我认为关于“笔墨等于零”的爆炸性的言论,其实跟当年鲁迅批评汉字思路是非常接近的。鲁迅灵活地把握了古汉语之后,看到了走出古汉语的意义。他觉得要靠拉丁化,用拼音文字来解决语言表达问题。这是一个冒险,其中未必没有偏执的一面。他的穿越传统,进入新的精神维度的智慧,还是把汉语的空间拓展了。废除汉字不意味着不用中国话。吴先生虽然说笔墨等于零,他的线条表现的意象,其实容纳了古中国的许多精神,也有现代个性知识分子的东西。他的笔墨没有士大夫气,这一点很不容易。我们民族很多画家笔墨里有酸腐味,这是难以摆脱的旧迹。鲁迅当年参观了几个画家的画展,却没有什么评价,我猜想就是觉得我们画家身上还保留中国传统文人的惰性,背着重重的包袱。如何能在现代表达方式、表达维度里具有个性又不失东方固有的优美,这是近一百年来许多人思考的问题。我觉得鲁迅和吴冠中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

吴冠中给文学界另外一个启发是,他的经验的表达具有颠覆性,很少重复自己,不断探讨多元书写的路径,即智慧表达逻辑的另外一种可能性。比如说他具有强烈的生活挫败感,但是我们有的时候在其画里看到轻灵冲淡和肃静之美,似乎没有受到黑暗痛苦的折磨,他把这些东西深深隐藏在画的背后。他的画面呈现的质感,超越了生活的苦难,把记忆升华成典雅的美,一种气韵生动的东西。不愿简单地还原生活,对人生有着梦一般的猜想,世俗的意象纷纷掉下,而升腾的是迷人的图景。或许他以为,创造别样的世界比摹写现实更为重要。只会一种思维,不能超越传统与现状的人是没有出息的。绘画与文学其实是人的心灵史的不同表达式。我在吴冠中先生的笔墨里倒是读出了文学史家们期待的精神。

加载中
[上一篇:陕西文物私分事件,没有真相就没有正义

!▲▲本文被收藏:加载中~ 次▲|我来说两句 |挑错|返回顶部 | 搜索

本文吴冠中"笔墨等于零":与鲁迅"汉语拉丁化"接近(2)的标签:
[下一篇:祭吴冠中:六十年“非主流”画者 艺术何为?
艺术家观点-相关图文
加载中

栏目动态

艺术

设计

学习

美考

博客

BBS

加载中

美术网 | 美术高考网 | 美术图库 | 画室大全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 |百度map | 投稿 admin#meishuyuan.com QQ:28792267
美术园美术网是为美术爱好者了解学习美术知识所创建的一个美术学习交流网站,含有美术新闻最新画展美术博客美术学习美术论坛、等特色内容。

美术园:美术爱好者交流社区!MeiShu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