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四节 自然光照明规律
1.室外自然光三种形态
室外自然光照明有白天和晚上两种情况。白天又有晴天和阴天两种情况。下面先讲晴天日景的光线照明规
律。可用做摄像用的自然光源是太阳。太阳光在晴天是以三种形态出现的:太阳直射光、天空散射光和地
面环境反射光。
A.太阳直射光
这是最亮的光源,光线性质属于硬光。由于大气的影响,一天之内的太阳光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色温和强
度:早晚色温较低,中午色温较高。大气层本是无色透明的,因为其中含有水蒸气、尘埃等微小颗粒,具
有反光和扩散光线的作用。早晚太阳光途径大气层路程较长,蓝色短波光线损失较多,被大气层阻挡,太
阳光投射光中红色长波光线较多,故色温较低。相反,中午阳光途径大气层路程较短,短波光线损失较少
故色温较高.(如图3-11)
直射阳光照射在物体上,能形成明显的受光面、背光面和清晰的投影。
B.天空散射光
是间接来自太阳光的光源。太阳光经过大气层一部分透过大气层,呈直射状态照明大地,另一部分被大气
层扩散、反射形成散射性质的天空散射光。晴天天空光呈现蓝色,色温极高,这是因为空气中的介质(微粒
)对短波光(蓝光)扩散较多的结果。
天空光的强度比太阳直射光弱得多,所以只能在阴影或背光面看到它的踪迹。因为强度较弱且为散射的软
光,故照明物体上不产生投影。但天空光的强度随天空云层而变化,其规律是天越蓝越暗,如果天空有白
云其亮度就会增加,如果半晴半阴,(俗称假阴天)天空光就会很亮。在外景拍摄太阳直射光做主光,天空
光即为副光,两者之间的亮度比形成光比。越是晴天无云光比越大。除此之外,光比还受环境光的影响。
C.地面环境反射光
也是间接来自太阳光光源。大地一切被照明的物体、景物都具有吸收和反射光线的特性,我们把地面景物
反射光叫环境反射光。其强弱由反射物表面反光率决定。雪地、沙丘、水面、浅色建筑等反射光就强一些
,绿草地、深色建筑物、暗色路面反射光就弱些。环境反射光一般来讲强于天空光、弱于太阳直射光,故
一般在被摄对象背光面出现。
环境反射光色温(光色成分)由反光面色彩决定。在红砖墙附近呈红色,在绿草地的环境则呈绿色,在沙漠
环境里则黄色……
环境光性质也有直射和散射之分,大部分具有软光性质,但水面或一些金属、玻璃等光滑表面的反射光具
有直射光性质,而且亮度极高,仅次于太阳直射光。
晴天外景所有景物都处在这三种光线照明之中,真实再现自然光的这三种形态是自然光效用光法的基本原
则。因此,做为一个电视摄像工作人员,对自然光三种形态的把握和再现具有重要意义。
2.室外自然光照明规律
光线照明规律,是指光线在照明时,光源和被摄对象之间形成的具体关系。各种不同的光源,在照明时和
被照明对象之间,有一个规律性的模式,结构规律。这个规律是不变的。为了很好地用光造型,掌握光线
照明变化规律是很重要的。
室外自然光主要指太阳光。直射光为太阳直接发出的光,天空光是经过大气层过滤散射形成的光。直射光
和天空光合起来称昼光。大地万物实际上被这两种光线所照射。由于晴天和阴天光线性质不同,我们把室
外自然光分成晴天自然光和阴天自然光(均指日景)两种,以下分别加以分析:
[上一篇:摄影教学:自然光效的特征
] |
||||
|
||||
[下一篇:摄影教学:第五节 影视用光特点 ] |
栏目动态
艺术
设计
学习
美考
博客
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