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 马建山
中学课业重,课余时间有限,所以我尽量让美术课内容当场完成。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要从课堂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各方面的兴趣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如;七年级的《美丽的校园》的线描,连续着上该课,会使学生厌烦情绪增加,八年级的《铅笔淡彩》的水彩画教学也同样如此,中学生对美术还处在简单的认知性审美上。美术与别的学科也有差异系统的技巧学习是必要的,但要在审美与兴趣上提高还需有一些方式方法,对此我曾作过以下尝试:
一、美术的相关知识的运用,用实践来促进学生知识的运用,同时提高学生对于绘画的兴趣。
如在上八年级《铅笔淡彩》一课,这课的重点是教素描与水彩画。为了使学生在学之前能对该课产生兴趣,第一节课我用多媒体展示并介绍了“素描”和“水彩”绘画的作品欣赏,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水彩与素描结合在一起是否可以,学生自己绘画实践一下看看行不行。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实物写生将提高学生兴趣。
例如七年级《美丽的校园》一课,抓住写生一词给学生讲解,写生是这节课美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想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从而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己的学校,用线描画自己的校园。让学生去校园写生观察花草植物,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写生的取景构图。最后从学生中找出几位结构特征较明显的同学出来当模特,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给模特摆好坐姿,坐好后,以真人为例讲解绘画要点,这时学生的兴趣明显上升,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三、欣赏与技法相结合。
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学方向。审美能力的提高仅仅*学生技巧的提高来实现是不可能的,只有将欣赏放在技能的前面,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分辩美与丑。在自己作业时,尽量将画面美化,如七年级中国画《写意花鸟》要掌握中国画的特性画出不错的中国画是很难完成的,所以课前我把这次中国画的教学分成几块:一、荷花。二、梅花。三、竹子。 四、鸟。按照顺序每节课在黑板上展示范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其技法的运用。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临摹学习来学习中国画的技法。通过以上的学习最后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完成一张创作画,学以致用。
四、教师给学生的课堂作业给予鼓励和肯定。
美术作业是在课堂中完成的,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下讲台对学生个别指导、指点。对学生的作业,给学生一些赞扬,对绘画中有创造性的学生给予肯定,这对提高学生的兴趣起到一定的帮助。
以上是我这段时间的教学随笔,谈及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再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讨研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美术课。
[上一篇:《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7期
] |
||||
!▲▲本文被收藏:加载中~ 次▲|我来说两句 |挑错|↑返回顶部 |
本文唐山市第51中学的标签:
唐山市第51中学(1)
|
||||
[下一篇:天津美术培训班 ] |
栏目动态
艺术
设计
学习
美考
博客
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