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策展人:陈向兵
参展艺术家:帅斌、韩世骅、林在军、钟秦阳子、朱磊、梁宝刚、林海、徐佳、
纪光吉、陈瑞奕、段文竞、李树仁、王如柏、蔡典展、肖栋昆
前言
陈向兵
对于艺术而言,无论古今、中外,人们总会用一种情结或直觉去判断它的艺术价值何在。对于一般观众,面对艺术作品的反应是这样的,对于艺术家或对于从事艺术史研究与批评的专家来讲,也是一样,无非后者的理解更加多元,会有些理论框架的铺陈。艺术性的问题与当代性问题都是评价一件艺术作品的好坏时无法回避的两个关键点。当代艺术的艺术性由于其语境的歧义与特殊,使得我们无法用一种方法或形式去确认其意义。而且,由于艺术历史文化的建构和积淀,当代艺术在超越形式的心理形式、观念形式、情感形式的基础上,往往将艺术性问题事实上地转换为文化性问题,也就是说,艺术性问题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形式关照问题,还涉及文化性问题及艺术家的身份、性别与政治的意涵。
策划这个展览,初衷就是希望体现出青年艺术家于今日社会生活中感受的“当代性”与 “艺术性”。他们置身于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或多或少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笔者以为,当代艺术不仅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当代精神和具备当代语言的艺术。当代艺术作品的精神必须依赖于具体的形式语言和技法,才能完美地表达出隐含在作品中的某种精神。尽管艺术作品的精神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的显现,但艺术家的观念、艺术指向及修养无论何时都是艺术作品精神体现的基础。因而,在策展过程中,我们更多地关注了那些作品在形式与内涵都具有当代性的艺术家,力图呈显南山当代艺术家的真实面貌。
从展览的作品来看,这些青年艺术家大多受过严格的学院训练,具有娴熟的技术和对油画(水彩)媒材的专业理解。其中如蔡典展的古典油画和肖栋昆的写实水彩显示出较扎实的功底,很适合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有的青年艺术家画风开放,技法多样而全面,具有强烈的革新意识,在创作中,他们力图寻找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和表现方式,表达内心的意欲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受。他们当中的如韩世骅、陈瑞奕、王如柏、李树仁、林再军等艺术家,均以具象的艺术风格,追求表达的深度。韩世骅的作品以一贯的人物加符号元素的方式,构建着一个自我的世界。鸟与人之间的不和谐,暗示出一种矛盾的空间存在与心理隔阂。陈瑞奕的《读城》系列,以遗址为符号,导入历史岁月的敏感视线,融进了大量历史城市遗址或宫墙的想象性描写,表达出现代人对历史的观察与反思。那些古老的遗址,即使只留下残垣与碎片象座废墟,艺术家也能让我们体验到某种历史的隐秘——社会变迁及历史记忆之间复杂的情感和精神勾联。王如柏的作品喜欢表现身边的朋友和他们那种自由自在的状态。李树仁则通过树的意象,转述神与冥的故事。林再军的作品《围观》表达出这样一种对待特定事物的态度——“围观”,这其实是中国人的一种处世心态,强烈的体现出好奇心理与从众心理,但也透视出对所有与己无关之事的漠视性关注,具有反讽的意味。帅斌、梁宝刚则更具“个人化”的艺术特征,他们不再以宏大叙事的历史性图像来建构自我,而是采取个人的、微观的、日常的视角来表述现实体验,并且,试图以更具绘画本体性的语言形式对现实加以符号化,他们的作品与这个特定时空一样呈现出平面化的特征,其重心不在于见证与批判,而在于探讨个人符号化的艺术表达。纪光吉与段文竞的作品,在于现实世界的心理重构,对于他们来说,自我已非一个凝固的主体,而是不断变异的现实,他们的绘画乃是一种自我的释放与发现。而艺术家林海、朱磊、徐佳、钟秦阳子的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或舍弃对自然对象外观的描绘,多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抽象的意境。林海的作品喜欢以狂暴的用笔与肆意的冲突感,撕开观者的感受力,仿佛用一把刀划破混沌的世界。徐佳的作品则从抽象的图式中找寻精神的归宿。朱磊的作品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漂亮的色彩搭配,精致的技术制作,使得其画面很有看头。作为展览中唯一一位女性,钟秦阳子的作品可以说是成功揉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油画技能,其作品《纭纭》系列既能很好地传递出浓厚的历史气息,同时具备强烈的当代意识,试着探求形象背后所隐藏的涵意,尝试以修行式的绘画方式,超脱现实表像的藩篱,达到一种“灵性”的当下性体验。其作品不仅表现出女性艺术家的特质,而且个性凸显,在整个展览中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位男性艺术家。
在此,我们大力推出青年艺术家提名展,旨在反映当代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状况和学术思考,发现优秀艺术家,推出精品佳作,从技术、观念和本土性上对当代艺术进行深入探索。“蓄势”一词的原意是半蹲着的人随时准备站起来冲出去,或指随时准备进攻的状态。作为展览名字,意在突出这些青年艺术家的内在力量与不可限量。众所周知,一个画家的成名并非先天即有的,每一个艺术家走向成功并得到人们的认可都须付出长期的努力。而每一个成功的艺术家的巅峰之作恰恰多是其青年阶段的作品。因此,整体地看这次展览作品的艺术水平,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青年艺术家将会是前途无量。
2011-07-07于深圳大学三号艺栈
栏目动态
艺术
设计
学习
美考
博客
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