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虹此次在ALEXANDER OCHS画廊北京空间展出的作品全部以"惊蛰"为题,以人们为了从梦境、记忆、思想中觉醒所做的这种奋争为表述对象。惊蛰是中国的传统节令,为期两周,在这段时间里,万物复苏,各种昆虫都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然而,在刘虹的油画作品中,这种苏醒的过程并非总是纯然天成--而是缓慢而断续的,仿若困陷挣扎于梦境与现实之间。在融合了中国历史照片与传统绘画的图像基础上,作品指出,古代与现代,乌托邦与恐怖主义,静止与死亡,以及无声与惊雷之间的差异,其实不过有如隔着一层薄纱罢了。小女生们惊恐的捂住耳朵,可能是因为平地惊雷--也可能是因为枪炮轰隆。昆虫可能是在她们身边蹁跹飞舞--也可能是一场恐怖的空袭。那群白鹤可能是在欢欣鼓舞--也可能是四散惊逃。静谧的风景描述的可能是远古的天堂--也可能是死寂的幻象。死去的禽鸟可能是表达了静止的生命--也可能是从中国的天空跌落下来的亿万麻雀之一。在刘虹的此次展览中,惊蛰这一主题将振聋发聩,在人们的脑海中,历史轰然袭来。
刘虹于1948年生于成都,是在毛泽东那个时代长大的一代人。最初接收的绘画教育都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的东西。从中中央美术学院术学院壁画系拿到学士学位后,1984年移民到美国,就读于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现定居于加州奥克兰市,就任米尔斯学院艺术系终身制教授。
--杰夫·凯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