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展期:2005年4月30日—5月29日
地址:广东美术馆(广州市二沙岛烟雨路38号)
策展人:邹跃进、李公明、王璜生
策展助理:胡斌
主办机构:广东美术馆
媒体协办:《文艺研究》、《美术馆》、《美术观察》、《美术研究》、《美术学报》、《读书》、《天涯》、TOM.COM“美术同盟”
电话:020—87351320
传真:020—87351326
E-mail:bingzhi11@163.com,bingzhi11@hotmail.com
联系人:胡斌
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一个不可忽略的历史时期是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从观念史或意识形态史的角度看,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支配、建构、调节和引导这一时代中国美术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文本。在此时期从事艺术创造的美术家,以《讲话》中倡导的艺术观念,社会主义新中国所确立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用创造性的艺术劳作,建构了毛泽东时代的视觉文化和新中国的独特形象。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在中国美术史上,毛泽东时代的美术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历史时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形态与样式,具有独立的史学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特别是在二十多年改革开放之后的今天,来回顾和研究这段历史中的美术,我们会因为有了相应的历史距离和两个时代的意义差异,而能更加客观公正地面对这段美术史。
基于上述思想,我馆决定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毛泽东时代美术”的学术论文,出版论文集,于2005年5月举行学术研讨会。配合研讨会还将举办“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大型展览,分主题展现毛泽东时代美术重要作品的原作或图片。并在展览举行之前出版“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大型图文集。我们以图通过这样的活动推动整个文化界对于毛泽东时代美术基于史学态度的探讨与关注。
研讨会及展览介绍:
一、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研讨会
时间:2005年5月23-26日
地点:延安
研讨主题:
1、性质与特征
A、毛泽东时代美术的上限与下限及其发展阶段与过程
B、毛泽东思想、文艺思想在建构毛泽东时代的视觉艺术中所起的作用
C、中西美术传统在毛泽东时代美术中的作用及其转换方式
D、毛泽东时代的艺术体制的形成、建构与运做机制
E、毛泽东时代美术的大众化、民族化、革命化、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及其四者之间的关系
F、毛泽东时代美术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
G、未来的时间维度(理想或乌托邦)在毛泽东时代美术中的表达方式
H、毛泽东时代美术中革命历史题材的表达方式与新中国的合法化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I、毛泽东时代美术教育体制的发展、演变、形成及其性质与特征
J、毛泽东时代的中外美术交流及其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阶级、身份、民族、人民与国家
A、工农兵形象在毛泽东时代美术创作中的功能与地位
B、工农兵画工农兵:工农兵形象中的自我身份意识及建构方式
C、毛泽东时代阶级斗争题材与现实斗争之间的关系。
D、毛泽东时代“革命文艺工作者”的身份建构及其功能作用
E、知识分子形象在毛泽东时代美术中的特殊含义
F、毛泽东时代美术中的少数民族形象及其意义
G、毛泽东时代美术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意义
H、毛泽东时代美术中的革命接班人形象的表现形式与含义
I、人民、民族、阶级、国家观念在建构社会主义新中国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J、毛泽东形象制造及其历史
3、形式与意识形态
a、艺术风格、形式和语言的变革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b、新的艺术题材与各艺术门类(中国画、油画等)的变革发展之间的关系
展览主题:
(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时代美术中的毛泽东形象
1、 从韶山到北京
---不同历史时期中的毛泽东形象
2、在不同历史中创造的毛泽东形象
3、普通与神圣
a单体像
b自然的隐喻
[上一篇:陈逸飞未尽的视觉艺术硅谷
] |
||||
|
||||
[下一篇:个人举债,誓将民族文化背出大山 ] |
栏目动态
艺术
设计
学习
美考
博客
BBS